(16).重新擁抱,全新體驗

文章作者:竹篙頭
發表時間:2008/09/18 22:36:59
文章分類:戀戀竹篙頭

  有了這樣的好康,豈可獨享,馬上告知老友,一同出草去了。這是一個超級「龜體驗」,因為一天之內,除了對象魚──竹篙頭以外,我們總共拉起了四隻烏龜。釣魚釣到烏龜對我們而言,不是什麼新鮮事。老友早年在永和秀朗橋下的潭區(現在已填平做為河灘休閒地)釣過臉盆大小的烏龜,背上還用油漆漆上「五府千歲」四個大字,不知道是哪裡的五府千歲廟抓來放生的。

  釣到烏龜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只要是野釣,不論野塘、水庫或溪流,都可能碰到他。剛開始不知道,後來經驗多了,就很清楚,只要看見烏龜在浮標附近的水面探個兩三次頭,那就很快會上鉤。這個過程很討厭,因為烏龜有爪子,當他決定要吃餌的時候,會先用爪子把魚全給趕走。你本來釣得好好的,突然間浮標就挺立不動,維持好一陣子。等浮標再動,那就是龜爺爺來了。

  事實上,釣烏龜真正的麻煩還不在於怎麼釣上他,而是釣上來以後怎麼放掉他?烏龜是會縮頭的,尤其受到驚嚇以後!他在水裡吃餌,頭當然伸得長長的;等他被釣上來,那就耍賴,頭跟四肢全部縮進殼裡面,做出真正的、如假包換的縮頭烏龜的模樣對付你。子線末端的鉤鉤被他含在嘴巴裡面縮進去了,怎麼辦?總不能一釣到烏就剪線吧!何況你把線剪了,鉤鉤還是鉤住烏龜的,你怎麼知道他有能耐把鉤鉤吐掉?所以無論如何,總要幫烏龜脫鉤的,剪斷線,讓他嘴裡從此鉤著鉤鉤,於心何忍!

  但是烏龜怎麼會知道你的想法?他被你釣到,很痛,他唯一的自我保護,就是把他的頭給縮進去,讓你沒他奈何!於是你就累了。你得穩住他,讓他別亂動,然後用力、又不能太用力的拉扯子線。因為你用力拉扯子線,會痛,烏龜只好把頭給伸出來;你必須很迅速、又很確實的抓住他的頭,才好幫他脫鉤。過程中,你不能太用力,扯斷了子線,鉤鉤就留在龜嘴裡,他會很難受;另外,你抓頭的動作要很快,他的頭很敏感,一有風吹草動,瞬間就縮回去了。

  我釣魚總是苦於時間不足,都要跟時間賽跑,給烏龜這麼一攪和,當然很不高興;幫他脫好了鉤,總得想些法子修理他,好出這口鳥氣。有一回在秀朗潭,大雨過後沒幾天,地面還很鬆軟的時候,釣到一個巴掌大的烏龜,幫他脫鉤時不小心踩斷自己的釣竿。我好嘔,這筆帳當然要算在烏龜身上;我把縮頭烏龜擺成胸部朝天,倒放地面,腳底用力踩他,把他踩得跟地面一樣平。他們說烏龜大翻身,好像那是不可能的事;那一天在秀朗潭,我就親眼看到烏龜在泥地裡掙扎一陣子,還是讓他翻過身,爬回水裡去了。

  對付烏龜,我的手段算是好的。很久以前,在嘉義的仁義潭水庫,看到那裡的釣友對付烏龜的方式,就讓我哭笑不得了。他們釣起烏龜,也一樣辛苦的幫他脫鉤,之後呢?拿出兩個兩公升裝的空水瓶,把蓋子扭緊,裡面裝滿了空氣;再用塑膠帶子把烏龜緊緊的綁在空瓶上,然後把烏龜丟回水裡。烏龜受驚,第一個反應當然是潛到水深處去。可是,我看到的,烏龜賣力潛下去,卻馬上被彈上來;他不放棄,再潛,那就再彈;又潛,又彈。就看到他一顆頭朝下,四隻腳忙亂的撥著水,讓我幾乎誤以為烏龜也會溺水!

  不過也別就此認定烏龜都是弱者,你把他惹毛了,他還是會抓狂的。老友在秀朗潭的另次釣烏龜,就讓他終身難忘。可能老友老了,脫鉤的速度太慢,或者是脫完鉤縮手的速度太慢,反正就是慢了,被那隻烏龜一口咬住食指。這可不大好,也許是大不好,傳說烏龜跟鱉一樣,咬住東西是打死不放的──除非打雷他才放。老友用力甩也甩不開,拉也拉不動,拔也拔不下,一根食指被烏龜緊緊的吸住,說痛倒還不至於,被他緊緊吸住的感覺,真有說不盡又道不出的詭異。

  怎麼辦?我覺得老友算運氣好的,他沒碰上鱉,因為鱉有牙齒,烏龜沒有。要是讓鱉咬著不放,他咬破你的手指頭,不就等於在吸你的血嗎?那會是多麼的可怕?所以我說老友運氣好,但是運氣好並不能幫他解決問題──那隻烏龜還緊緊的吸住他的食指哪!怎辦?打他嗎?龜殼那麼厚,打他又有什麼鳥用?這一點讓我對台語的造詞又多了一層深切的體認,「槓龜」者,打烏龜也;打烏龜者,一點屁用也沒有,因此很無奈也。老友最後沒辦法,只好一腳踩住龜殼,被咬住的食指用力拉,把烏龜的頭拉出來,然後以彈耳根的動作,用力的彈那顆頭。彈了十幾下,烏龜破天荒的,在沒打雷的情況下鬆開嘴巴了!

  第一次重回坪林,就是有龜相隨的全新體驗,應該夠嘔人的了。然而沒有,在龜來之前,我們已經有了滿滿的收獲,對象魚竹篙頭非常的捧場,我則有生以來首次釣上超過三十公分的溪魚,而且還不止一個。在幫大竹篙頭脫鉤入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阿姆斯壯,走路都會飄浮!

推薦到:
  • email
  • Add to favorites
  • RSS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Google Bookmarks
  • MySpace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回應此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