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問題還是問題收費?

文章作者:舒一
發表時間:2009/07/12 07:29:21
文章分類:教育怪譚

  同樣談錢,在公立國、高中裡面,也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而且存在已經相當久。課後輔導(也就是第八節課)是要繳費的,既然繳費,總該教些新的課程吧。實際情況並不,為了維持體制,維持公平,一個班裡面只要有一名學生不參加輔導,那就硬性規定不准教新的課程。如果是是在鄉下學校,我們還可以為這一兩名孩子找理由,可能是家裡付不起額外的授課費用,或者是孩子放學必須回家幫忙種田養雞鴨羊豬,沒時間上課。

  事情如果真像這樣,我們可以釋懷。但是,不能教新的課程,那就是自習,自習為什麼要收費?何況在都會區,那一兩位沒參加課後輔導的孩子上哪去?那還用得著懷疑嗎?自然是上補習班去!這一兩個孩子上補習班接受新的課程,教育主管機關為此規定其他參加課後輔導的孩子不准接受新的課程,這是不是又一個另種形式的「多元」教育?──我向來就認定,多元的元從來都是一元兩元的元,直接講,就是錢。所以說,多元入學就是錢多的人入學;而多元教育,就是錢多的人享受教育資源啦!

  這算偏離主題了!課後或暑期輔導的舉辦,有個不知成文還不成文的規定,不論多少孩子參加輔導,所收的費用先扣三成當行政費,其餘才分配給前來授課的教師。最有意思的,當參加輔導的孩子很多,所繳的費用扣掉三成當行政費以後分給任課教師每堂課四百元(扣十分之一,也就是四十元稅款),若有剩餘,那還是行政費,由參與的行政人員分走。萬一參加課後輔導的學生人數少,不夠發給授課教師每節課四百元的鐘點費呢?

  不好意思,那還是依照慣例,先扣除三成行政費之後再平均分給每位授課教師。一堂課剩三百就三百,二百五就二百五,反正行政費就是不能少。我所知道的,很有一些國高中被逼著上課輔課的教師,很自嘲的說自己是搖錢樹,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兩千多年前的司馬遷已經看透了人生百態中最重要的這一態,到今天,我們還在這裡風花雪月於仁義道德中,未免愚不可及了。

推薦到:
  • email
  • Add to favorites
  • RSS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Google Bookmarks
  • MySpace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5 個回應 to “收費問題還是問題收費?”

  1. 公子小白 says:

     司馬遷因為被武帝「宮」出的偏激言論,看看就好,不能當真啦。仁義道德了三千年,我們的大有為政府還要推行有品教育,可見這玩意兒有多麼重要。
     所謂的多元,它的定義一直被誤解,所以從來沒做對過。多元並不是多種方式,而是多個維度。縱面的從幼稚園直到研究所,橫面的要遍及每一學年級,再加上時程進度上的控管,以精準的的手法去達成預設的目標。
     可是如果真的這麼做,很多元就進不了很多人的口袋,所以大家寧可就這麼搞下去,反正,我們嚷嚷歸嚷嚷,終究還是沒利可往。

  2. 舒一 says:

    必須一提的是,這兩天有機會到對岸那所全台知名的大學,發現他們校內那條又寬又大的馬路,又重舖一次粕油了!說真的,我覺得他們對於重舖粕油已經不是熱中,而是狂熱了.

  3. Sam says:

      學生以為,至樂無聲,至焰無痕。
      推行有品教育,其實正代表了道德式微,以及全民向錢看,乃至無所不用其極的價值觀念。是不得不為的下下之策。
      錢對公司老闆或股東而言,似乎是永遠不嫌多的。沒辦法,企業體畢竟有成長的壓力。不管幹的是良心事業,還是黑心事業。
      學生只是很納悶,汽機車罰單挨了那麼多張,再加上中華民國萬萬稅?錢都用到哪裡去了?是用在公立學校裡日新又新的房舍裡?還是花在街坊鄰居眼中會嚇到小孩子的的裝置藝術品?又或是一些名為「整建工程」、「美化工程」?其實是「預算消耗工程」的公共工程中?(請注意,以上皆為疑問句喔^^)

  4. 公子小白 says:

    To Sam:
     不要太相信什麼至A無Y的說法啦。我也聽說過,至人無夢,至富無錢,至鳥無翼,至屁無味,至釣無魚….等等,等等,尤其是最後一至,千萬別對老師提起,否則你會體驗到什麼是至K無傷。

     上面這段空白,仍本人之至文無字也。請參考。

  5. Sam says:

    To齊王︰
    好個當頭棒喝啊,這讓我當下悟出一些道理來。
    下次國考寫作文時,我就大筆一揮
    寫個至作無文四字吧
    然後再加個註解,此作文只有聰明人看得出
    (對了,不會哪一天舒一老師真的批閱到這種卷子吧…)

    上面一句看不見的文字,就是至作無文的奧義
    請參詳

回應此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