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關心」之下的中小學

文章作者:舒一
發表時間:2009/08/23 10:17:40
文章分類:教育怪譚

  美式教育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家長融入學校教育中。「融入」這個詞很有意思,正面看,孩子的教育成果本來就取決於家長的用心程度,所以家長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不能自外於學校教育;因此,所謂「融入」,就是跟校方完整而密切的配合。為了孩子能受到最好的照顧,「融入」是家長最理想的態度。理念上這完全是正確的,但咱們對別人制度的學習(或者有自信一點,說是參考好了),總是學到些什麼呢?

  這一年我家大人閣下學校的家長會長,是某著名飯店的高階經理人。大人任教的科目是大科,人數有三四十人,每學期都有例行的教學研討會;這一次他們研討會的會場,原本就訂在該飯店舉行。神奇的是,會前一週,學校的幹事跑來問我家大人,教學研討會更改地點了嗎?怎麼沒跟飯店方面確認訂席?這真是太神奇了,傑克們!飯店的高階經理人在乎他的生意,這天經地義,問題是為什麼是學校的幹事來問這個生意?學校的幹事領的是政府的薪水,為什麼由他出面跑飯店的事?家長這樣「融入」學校體系,學校就這樣被「融入」,什麼道理?

  美式教育強調公平,因此教育部也堅持「常態分班」,細節規範到要求學校按前一年的成績做S型的排列。這麼周詳的考慮、細密的分工,全國從小學到高中,應該沒有能力分班這回事了吧?才怪!我小舅子、小衿子、老婆大人和最要好同事的老婆大人閣下,全都任教公立高國中小。隨便一問就知道,那些當眾抽簽、書面資料都純粹做給外人看的,從頭到尾只是幛眼法,差別只在能力分班的規模小了,不再那麼明目張膽而已。可是不再明目張膽,問題就小了嗎?恐怕未必!

  當能力分班的規模變小,名額減少,由誰進入這些明星班級呢?以往的能力分班,透過考試,把學業能力比好的孩子聚在一起,算起來是大家有機會。(我當年讀鄉下的國中,就是透過這種模式繼續升學的。)現在呢?你聽過子弟班嗎?同校老師的孩子有幾個讀同一個年級,那就把他們聚在一起,大家公推一位口碑好的老師當導師。問題是你這樣做,比較「融入」的家長會吃味,那怎麼辦?好辦丫,要融入就融入個夠,把那些家長的孩子也弄進那一班不就得了?

  如果是一般國中小,那也就算了,我聽過連一等一的高中,都曾經出現過子弟班。既然出現過,那現在還有沒有呢?一等一的高中沒再聽說過,我不敢說。小舅子任教的國中則從來沒斷過,為什麼?因為小舅子是該校子弟班永遠的班導師,十幾年來一直連任,想下都下不來,誰教他的口碑好呢!問題是,這種事,教育相關官員知不知道呢?我只能說他們既知道,也不知道。事實上他們是不能知道,也不能不知道。知不知道之間,維持一個可以部分透視的模糊,這就是我們目前教育大環境最具體的縮影。

  現在問題來了,身為教育體系的專業從業人員,知道有這種事,講不講呢?不能講,因為你今年沒用到,難保你明年後年用不到。你要共享這個資源,你就必須維持固定的合作態度,這是最起碼的規矩;這個規矩守不住,你就不要想在這個體制待下去。清自清濁自濁是不可能的,要堵住你的嘴,最好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拉你一起下水。你也濕了,還講得出乾話嗎?

  教育資源就這麼多,當一部分人私相授受,先搶走了一部分之後,我們一般人還有些什麼呢?我兒子唸幼稚園的時候,有個同班小朋友的爹,是文化局的局長。故事要從我搬到這個地方開始講起。老婆大人同事,就是「融入」型的包打聽,聽說我們學區轉到這兒來,就很熱心的告訴大人,一定要想辦法把孩子送進某位明師的手下去。我們自己也教書,知道老師好不好很重要,但從不認為有那麼重要。學習過程有太多變數,最好的老師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所以就聽聽而已,聽完就記得有那麼一個名字啦。

  到我兒子上小學,看到編班的結果,那個局長的小朋友,就那麼巧的在那個名師的班上。我不願以小人之心隨便去測度,笑一笑也就算了。今年兒子升五年級,又編一次班。很有意思的事,全校十幾個班,每個班的學生人數都是廿六到廿七,就局長兒子那個班的人數超過三十。在WORD檔的公告名單中,那個班的表格就硬是突兀的拉長了三格,為的是什麼?沒什麼想像空間,就是「融入」的家長多,擺不平,所以公告欄也扯不平而已。

  他們關係擺不平,所以公告欄也扯不平,那我們呢?我們是不是一切照舊,用平常心面對?

推薦到:
  • email
  • Add to favorites
  • RSS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Google Bookmarks
  • MySpace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回應此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