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壓九颱

文章作者:公子小白
發表時間:2009/05/23 20:45:23
文章分類:台諺傳說

  在台灣,六月入夏後到十月晚秋之間,是颱風的盛行期。據百年的統計資料,平均每年有3.58個颱風侵台。台灣的天然災害中,颱風是危害最頻繁、造成損失最慘重的頭號宿敵。

  大都市有大筆防災預算可以消耗,除了部分倒霉再三的淹水地區,都市人大多不能體會這種天災殺傷力有多麼強大。有時還利用颱風假逛街看電影,或甚至去海邊觀浪,颱風過後再來那麼一兩陣抱怨果菜價格上揚聲,風一過,颱就無痕了。

  對多數的農人來說,一場颱風過境,大約三個月到半年的生計就沒了。上班族們可以依此做個類推:給你一天或兩天的颱風假,然後扣掉你三個月至半年的薪水。如果你真的能這麼想,或你上班的公司(特別是公家單位)真的能這麼做,那麼,颱風的殺傷力對你而言就很逼真了。

  據我個人四十年來的觀察,「一雷壓九颱」這句台灣諺語的準確度在九成上下。但有個前提,必須是颱風中心在一定的距離範圍內;太遠或太近,這句台諺就不成立了。

  要是一雷真的能壓九颱,那只要能在颱風中心到達適當距離,設法製造幾個雷,問題不就解決了?想的美啦,到現在為止,科學家對雷電這個自然界最常見的現象,瞭解還有限得很呢。而且雷擊的能量驚人無比,一次雷擊,夠台北市用電一兩天以上。

  但是,跟一場颱風比起來,雷電的能量也僅是幼小巫見大技巫了。一場颱風的總能量,超過百顆原子彈,「一雷」怎麼可能壓得住「九颱」?

  熱帶氣旋剛在赤道附近開始孕育時,大約只像一場西北雨一般的規模,你若住那裡的海島,真的可以笑笑地說:西北雨,下不過田岸啦。

  若它行進路線的海域海水溫度偏高,它就開始吸取能量,規模漸漸大幅提昇,成為熱帶性低壓,氣旋的形式與結構變明顯了。能量又再被海面的高溫不斷的加強,氣旋近中心風速達到某一標準,在西太平洋地區稱為颱風,在美東和中美洲大西洋一帶,稱為颶風。

  世事皆如此,問題還在醞釀期間,如果及時把它形成的充分必要條件處理掉,它沒有能量可補充,當然就無疾而終。颱風一旦成形,人力已無法可擋,只能看平時的防災準備夠不夠確實牢靠,尤其是公共工程的包商。有良心的,只要隨時注意颱風動態就可。沒良心的,就要四處求神拜佛;不是祈求國泰民安,而是謀望神力能扭轉颱風路徑,使颱風偏離他們那些可能經不起考驗的偉大作品。更沒良心的呢,他們老早忘了曾造些什麼孽。

  大自然力量,也只有大自然能抗衡。當颱風中心距離台灣尚有兩三天路程時,如果台灣還有午後雷聲隆隆的西北雨,就表示有另一個自然力在作用。要嘛,就是太平洋高壓勢力減低,範圍東退,颱風會在那時往北而去;或者是太平洋高壓勢力增強,颱風被壓在低緯度,往西而去。所以才能「一雷壓九颱」。

  「壓」這個字在這句台諺裡不是正字,正字讀音略似國語「碟」的入聲。我不知道正字是什麼,有可能是「抵」或「底」字,但這兩個字的發音仍然不對路,得要期望專家先輩的指正了。

  去年(2008)的幾場颱風,其中有兩場,在颱風過境時還雷電大作,是我生平僅見的。當時曾想天馬行空地預言一下,可惜平時對玄學不夠用功,預不出幾個鳥言。接著金融海嘯就排山倒海而來,現在再怎麼用力放馬後炮的預,也不會有人來給我頂禮膜拜,獻我幾個什麼什麼金了。真是,我這個雷打偏了時機。

  事實上,颱風中心若已靠近台灣不遠,雷電再打得震天價響也沒用,只能幫颱風造勢,助紂為虐而已。「一雷壓九颱」或許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台灣諺語,再往深一層想想,你若要打雷去壓颱風,必須看對時機再打,太早打是空打,太晚打是亂打。空打也就罷了,反正是打著玩。亂打就會出事,很可能會像台諺所說的「好心被雷親」,打到想做好事的善良人。

 

img_1553a

2008年9月23日哈格比颱侵台時,北台灣尚處在外圍環流,圖片是哈格比颱風的外圍環流雲。雲的走向是由東往西,依此估算,颱風中心應是通過巴士海峽。

 

雷電

據我拍這雷電短片所知,每次雷擊,幾分之一秒內,閃電在同一路徑上來回三次以上。

推薦到:
  • email
  • Add to favorites
  • RSS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Google Bookmarks
  • MySpace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回應此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