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包種茶節--之二

文章作者:Sam
發表時間:2011/06/23 01:04:59
文章分類:坪林記遊, 記遊傳說

  旅遊可說是食衣住行各項活動的總和,當遊客盡興而歸的同時,也已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關鍵在於,如何成功串起上述各個環節。

  幾年前當筆者還在擔任旅遊記者時,曾聽到風景區裡某位餐廳業者向我抱怨,內容簡短卻十分傳神。他說,在這裡(指該風景區,距離市區約一個小時車程)做生意,星期一至五,再怎麼宣傳也不會有遊客上門;等到周休二日,不用打廣告,每間餐廳也都擠滿了人。

  多麼當頭棒喝的一句話!直接點出國內風景區在經營上的盲點。筆者相信,除了少數進行深度旅遊的背包客,或是具有特殊目的的旅人如釣客、饕客,會願意大老遠開著車子,來到甚至連當地人都感到陌生的僻靜景點;絕大部分的民眾,還是會群聚在交通便給的餐廳、飯店、遊樂園。民以食為天,如果能夠帶回伴手禮做為紀念,就更加理想了。

  翻開國內各大風景區的觀光折頁,通篇是說的好話、放的好照片,彷彿一本本幀裝精美的官方文宣品。我不否認台灣蘊含豐富的旅遊資源,任何一個國家的觀光客來此從事旅遊活動,至少都能盡興而歸;但非要遇到如同齊王、舒一老師這樣,長期對土地投注關懷,又能妥善安排餐飲與住宿環節的嚮導,才能帶領遊客走出血拼購物那一套,更深層地體驗當地風土民情。

 坪林包種茶節行之有年,衝著主辦單位的面子,媒體朋友多會前往捧場,新聞露出應不成問題。然而節慶既然以茶為名,又是辦在有茶鄉美名的坪林區。如果節目在設計上,可以多和茶業鏈結,如早年曾經舉辦過的茶園巡禮,或是親子製茶DIY等活動,相信將更具意義,也更能突顯活動主題。而非在柏油路上搭一個舞台,邀請業者在熱得猶如蒸籠的帳篷內推銷自家的產品。難道慕名而來的民眾,只能擠在園遊會裡吃吃喝喝嗎?如果業者自己有店面的話,又何必屈居在一坪不到的小攤位裡揮汗如雨呢?再者,活動選於周休二日舉行,對於平衡風景區的平假日差距,又能帶來多少助益呢?

  值得大加稱許的是,遊客中心裡親切又熱情的服務人員,為這場失焦的活動增色不少。時隔半個多月,學生仍對那濾到連一滴油都不剩的茶香肉粽念念不忘。大飽口福之餘,我們體驗了茶鄉最為道地純厚的人情味。

  中午過後,學生和齊王離開活動現場,來到粗石斛與正在溪釣的六大哥會合,三個男人就著眼前的山明水秀海闊天空地聊起來。坪林境內多山,因此除了是釣客與單車背包客的最愛之外,也是登山客眼中極佳的健行地點。潭水、溪澗、茶園、古道、吊橋,多樣性的休閒選項,若能藉由一個明確的軸心將之串起,相信將會成為一條條極為理想的主題旅遊行程。

  無獨有偶地,坪林包種茶節結束的隔天,學生住家附近的溫泉業者,也在大馬路邊搭起舞台,舉辦了類似的節慶活動,據說叫做北投酒家菜文化美食節,現場卻是以推銷溫泉業者的住宿與泡湯券為主;熱鬧之餘,反而感受不到美食與溫泉的關係。至於成果如何,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新坪林拱橋,啟用迄今已有三年時間,逐漸變的斑駁老舊起來。

新坪林拱橋初啟用時美輪美奐的外表(本網資料照片)。

活動現場攤位一隅。一坪不到的擺放空間,很難看出各個業者之間的差異。

下半場,眾人來到粗石斛。

水潭邊,黃金獵犬剛享受完他的溪水SPA浴,露出滿足的笑容(卡哇伊)。

坪林同時坐擁山水景緻、以及茶葉風情,風格獨樹一幟;茶鄉之美,有待更多遊客前來一探究竟。(本網資料照片)

推薦到:
  • email
  • Add to favorites
  • RSS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Google Bookmarks
  • MySpace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2 個回應 to “坪林包種茶節--之二”

  1. Sam says:

    兩張資料照片,都是在秋高氣爽的月份拍攝的。颯爽的秋季,果然還是比較適合拍照。

  2. 公子小白 says:

     本來想把幾張照片補在閣下文中,但是怕因此破壞大作的整體性,又想回應大作的話語囉哩叭嗦,所以另撰一文,以附加檔方式夾帶在這幾篇記遊中。

回應此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