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的「雙峰現象」和「城鄉差距」為什麼特別重要?

文章作者:舒一
發表時間:2013/10/14 10:58:22
文章分類:教育怪譚

真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雙峰現象」,原是統計學的術語,指根據統計數字所畫出來的線形或圖表不呈常態分佈,反而向兩個極端集中。用在社會現象界,就是日本趨勢學者前田研一的M型社會;用到英文或其他學科,指的是一大群一起學習的人,成就要不就很好,要不就很差,表現趨向兩個極端。至於「城鄉差距」,指的是都市地區學生的資源多,學習成就相對比資源少的鄉間學生明顯好上很多。

教育界講這兩個術語,是近十年,頂多十幾年的事。但是,從一開始到現在,一提到這兩個現象,我只是不斷的聽到他們在強調,英文的「雙峰現象」和「城鄉差距」是毒蛇猛獸,會吃人,會啃噬台灣教育的根,讓台灣教育從此步入萬劫不復的地步。因此,英文的雙峰現象值得教育主管重視,必須馬上改進,否則就要亡國滅種了。

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天知道!我從來不認為英文的雙峰現象有比其他科目如數學、社會或自然嚴重。數學雙峰現象有多嚴重,問我兩個女兒都知道;她倆的數學根據我的觀察,不是趴在地上,根本就掉到地下室去了。而我家就住在城市,號稱文教區的地方,兩個女兒班上同學的數學能力正是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一樣集中到兩頭去,這根本不是城鄉差距,是城城差距。

但很奇怪的,數學或其他學科的雙峰現象從來沒人提,好像也沒人在乎。整個台灣,從教育界到政治界,大家都一樣,對孩子們的英文憂心沖沖。教育部透過高等教育評鑑,讓各大專校院幾乎都訂定了英文的畢業門檻;新北市在台北縣時代的縣長大人強制各校實施英語活化課程,現在擔任新北市長的政治人物當年得知台灣孩子的英文能力輸給日本,就一句「奇恥大辱」來形容心中的「沉痛」。這位市長的沉痛我們這一輩都可以理解,大家都很清楚,聽日本人講英文,只有一個感覺,我跳樓算啦!

但問題是,英文真的那麼重要嗎?重要到除了專業科目之外,必須英文到達固定的能力或程度,才可以發給大學的畢業證書?我在技職體系的中後段學校教書,看到學生國文英文數學能力普遍不行,卻也看到自從教育部開辦高等教育評鑑以來,國文數學課程時數減少,英文課程時數增加;學生的英文能力列入畢業門檻,國文數學能力則沒人理,這是什麼道理?我們的國民,英文一定要有固定程度,國文青青菜菜就好嗎?

就英文的畢業門檻而言,普通大學通常會要求全民英檢的級數,或初級,或中級,或中高級,大致上依學校的全國排行而定,頂尖大學中高級,不那麼頂尖的中級,部分學校馬馬虎虎,學生能過初級就偷笑了。技職體系學校一般不看全民英檢,那太難,只好窮變變通,自行發展出一套全球英檢;分別方式如出一轍,頂級科大C1或C2;一般科大或技院B1或B2;部分學校務實,知道學生程度真正的落點在哪,就A1或A2了。

有意思的是,全民英檢的初級程度相當於國中畢業;全球英檢的A1相當於國二程度;A2相當於國中畢業。至於是哪裡的國中畢業?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還是台灣?那兩個施測單位都沒講,只好推定是台灣的國中畢業程度了。這樣看來,那些訂定全民英檢初級為畢業門檻的普通大學或全球英檢A1、A2級為畢業門檻的技職校院,也未免「務實」過了頭!國中畢業程度吔!大學生呢!但您可別誤以為務實就真的行得通,我帶過的學生就有一堆人,你打死他他也過不了全球英檢的A1級檢定。那怎麼辦?過不了門檻畢不了業,學生這四年學費不是白繳,書不是白唸了嗎?

我就不懂,我做土水、做黑手、做田,我修機車、修電器、修鞋,我幹嘛非會英文不可?英文對我的人生真有教育部規定的那麼重要?如果真的有,我已經是大學生,為什麼只要求我通過國中二年級程度的門檻?我國中時代就過不了那個門檻,高中三年也沒過,到了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你憑什麼認定我一定過得了?還有,最重要的,我過了門檻,又得到些什麼呢?薪水從22K進展到22.1K嗎?

「雙峰現象」和「城鄉差距」幾乎每個學科都有,當社會M型化的時候,你沒辦法阻止教育也跟著兩極化。到現在還一天到晚用力強調英文的雙峰現象特別嚴重,或城鄉差距特別惡化,究竟是什麼心態呢?難不成是當年「建構式數學」的惡靈又重現江湖了嗎?

推薦到:
  • email
  • Add to favorites
  • RSS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Google Bookmarks
  • MySpace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回應此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