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釣的趣-釣性面面觀

文章作者:vincent
發表時間:2015/03/25 23:01:00
文章分類:非釣莫入

有一位得過幾次釣魚比賽冠軍的老友,十多年前常邀我去職業池廝殺,偶而我也會帶他到野塘或溪河玩玩。他剛開始做釣時還有模有樣,舉竿投餌滿有大師風範的架式,漸漸地,半場未過就現出原形,滿場都是他的經典真言,魚不咬他罵,魚大咬他還是罵,中魚要罵,揚竿落空也罵,放槍斷線更是大罵特罵,總歸一句,千錯萬錯都是魚的錯,要不然就是老天的錯,這是釣性的一個有趣面向,與他一起垂釣常看得我樂不可支。

垂釣時雖然全神貫注在露出水面那一點點比火柴棒還細的標示桿上,但偷空我都會留意左鄰右舍的動靜,時日一久,見識漸增,慢慢發現到每一個釣友對於「釣」都有某些自我堅持,這些堅持無關對錯好壞,基本上也沒什麼「非要如此不可」的道理可言,就像人的個性一樣,釣性一部分是後天培養的,另一部分好像是天生的。

雖然每個人都明白「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的聖言,但年久月深的垂釣經歷,慢慢建立起來的釣性,具有我常說的「勇於認錯,堅決不改」的價值觀在裡頭。堅持釣某一種魚,堅持某一種釣法,類似「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專情。

台灣的鯽魚有日鯽和土鯽兩類,日鯽的成魚體形較大,重量超過一兩斤的很常見,土鯽的體形相對較小,半斤左右的就算是大鯽了,但是在我太座娘家的魚池曾釣過兩斤重的土鯽,住在嘉義鄉下的堂弟說,南部有四、五斤大鯽出水的紀錄。常釣到的鯽魚又分為兩種,一是體色偏金黃的金鯽,一是體色銀白的銀鯽,銀鯽才是我們常說的土鯽。

不論日鯽土鯽,它們吃餌的習性都十分刁鑽,挑戰性相當高,又因為它們常常三五成群出動,可以做數量釣,所以造就了一大批專愛釣鯽魚的人士,鯽魚正是可以養成特殊釣性的目標魚。

許多愛釣者一輩子只鍾情釣鯽,硬體的釣竿、釣組與其他配件,軟體的釣場資訊、釣餌配方等,全都是為了這種體形相對較小的目標魚而設。畢生釣功都投注在鯽魚上的這些愛釣者,說也奇怪,仍然各有不同的釣性。有奉日本鯽師為圭臬的,不論什麼釣具都要用最好的;有的是偏愛簡樸田野風,三、五百元一支釣竿用了一輩子;有的對浮標調校為極度講究,非高檔手工標不同,有的是只用相對遲鈍的走鉛釣法,一支十塊錢的浮標也釣得煞有介事,形形色色,各有巧妙。愛釣鯽魚的這一派,所養成的釣性通常比較斯文自持,各方面的要求也都相對細緻,帶著那麼一點文人雅士風格的。

另有一派是特別愛釣福壽魚的,目前台灣野生吳郭魚的品種極多,釣友們通稱為福壽魚。大福壽魚吃餌有時乾脆有時猶豫,當它龜毛起來時,吃餌詭異無比,又因為它的爆發力較大,吻部又有細細的利齒,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斷線,修養稍差的釣友常常釣得當場口出真言,像我那位釣魚冠軍的朋友一樣。

水質優良的場所,一兩斤的福壽魚相當美味,在野外垂釣,常看到以福壽魚為目標且把魚獲帶回家享用的釣友,這種性質的垂釣,已經帶有相當程度的狩獵意味了,所以養成的釣性也可能比較粗獷,重視漁獲,開口就問「這裡的魚能不能吃」,這又是釣性的另一面向。

台灣池釣比賽多數以福壽魚為目標,職業池也如此,這些曾經參賽的釣者當中,有真正修為的高手當然很多,裝模作樣的也不在少數,垂釣時道貌岸然,擺出一副專家pro釣手的架勢。輸贏的觀念夾雜在垂釣裡頭,當然要錙珠必較,看到黑影就開槍,而且萬分堅持這樣才是釣,渾然不知這只是在拼機率,純以作合命中率來講,很可能連半成都不到。

像老六兄所說的,吃半目的魚訊他不喜歡釣,不是整支浮標栽下去的魚訊根本不想作合。在某種程度上我也差不多如此,不是我心目中預設的若干有效魚訊,我也不作合。可能是因為我喜歡DIY手作浮標,垂釣時測試浮標常常成為主題,重點會放在什麼型式的魚訊會中魚、中的又是什麼魚、重覆率有多高之類的題目上,這種帶著實驗性質的垂釣,也是諸多釣性中的一個特殊面向。

垂釣的年資夠深,若干形下的事物會質變為形上的問題,拿我個人來說,垂釣很多時候腦袋裡頭其實都只是亂七八糟地胡思亂想,中魚時才會回到現實稍稍清醒一下下,把所有技術面的東西都丟給本能,讓腦袋有空間想想「釣」的本質。

有的人釣魚喜歡招兵買馬,呼朋引伴,有的人則愛享受獨釣一江水的意境,有的人釣魚嘀嘀咕咕,從頭到尾碎碎唸,有的人釣魚內歛有如自閉,全場默不作聲,這一部分應該是和個性有關。常聽人家說,垂釣有修心養性的功能,實際上,我觀察多年得到的結果,答案是否定的,垂釣時日再久,本來毛躁的人可能更加毛躁,本來就沉靜的人也不會變得更沉靜。

垂釣經歷是釣性養成最主要的因素,多數的釣者都沒有經過正式拜師求藝這一階段,除了自己的觀察摸索,以及釣伴之間的互相交換經驗心得之外,不會有人無聊到告訴你在垂釣時該如何陶冶性情。

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話十分有道理。有些釣友特別喜歡當面評論別人的釣法,但是他們不明白「釣得好」與「教得好」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也可能不太瞭解每個釣者都有各自堅持的釣性,定要把自己的想法、釣法強加在別人的頭上;這些教練級釣者很可能只因為某幾回莫明其妙的大咬,從此認定「釣」非如此不可了,而忽視每一位釣者個人的垂釣認知過程,他們可能經歷過與自己大不相同的大咬。

基本上,我是「網上一條龍,釣場一條蟲」的釣者,在現場,除非釣友提出問題互相討論,否則我只敢跟幾位老友胡吹亂屁。垂釣這項技藝,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釣果的好壞運氣重於技術,我們幾個老友已經實驗多年,尤其是在同一釣場下竿,相同的釣餌與釣法,釣果仍然不同。

像我和竹篙頭兄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釣者,當然不會有口吐經典真言的習慣,但好賤的功力大概已經練到染色體上了,釣個魚常賤東賤西,明明釣得好好的也要跟自己過不去,一下換浮標,一下換釣竿,一會兒換釣組,一會兒搬風換手氣,每每因此搞得手忙腳亂,忘了此釣所為何來。幸好年紀變大,人也變懶,這種「好賤」的釣性已經從「行動」轉成「口動」,雖然也沒因此就釣得更好。

另外,有一件不吐不快的「釣事」,應該是和甩竿客的釣性有關。一般手竿釣對釣點環境的地文、水文要求相對較高,近岸釣座的腳路要理想,釣點水流不能過快,水深三、五尺至七、八尺,水底的地形不能太複雜…等等,所以良好的手竿釣點並不多。甩竿釣對釣點不須講究這麼多,因為他們可以從不同的位置把釣餌甩到標點,而且甩竿操作影響範圍相當大,但許多甩竿釣客卻仍喜歡盤據在手竿的釣點,以自我為中心,完全不尊重其他手竿釣友的情況,東扒一支,西扒一支,一個人兩三支甩竿就佔據了整片手竿釣場,這種霸道的釣性,非常不可取,偏偏這樣的甩竿客還真不少呢。

 

推薦到:
  • email
  • Add to favorites
  • RSS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 Google Bookmarks
  • MySpace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2 個回應 to “36. 釣的趣-釣性面面觀”

  1. 海口郎 says:

    釣魚的趣味在您遣詞用句裡更增顯了幾分,好漁而非魚想必也能從中品味到更多的閒趣,細細品嚐您文章裡的閒適,嘗到更多的是文章裡樂活.

  2. vincent says:

    回海口郎:
     垂釣的樂趣確實是多方面的,有時只在家綁一副釣組,神思就飄遍那些熟悉的釣場,都還沒釣就已經幾度神遊山水了…

回應此篇文章

*